近年来,国家不断加大不良“校园贷”的整治力度,不良“校园贷”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。但在利益驱动下,仍有一些不法机构规避监管、改头换面,诱导大学生过度借贷消费,并设置陷阱使债务越滚越大,最终使学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。
不良“校园贷”埋下的那些坑!
1、精准获取目标。在年轻人经常使用的视频和音乐平台、美颜相机等应用中,“校园贷”以“校园白条”“分期付款”“打借条”等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,它们利用学生财务不自由、自控能力不强、容易消费冲动的特点,诱导学生借款。一些学生为了购买奢侈品、高价位手机,或者给女朋友过生日、外出旅游甚至网络赌球而随意借贷。
2、收取砍头息。贷款平台会预先在借贷本金中扣除借款的利息和各项费用,实际到手资金远少于贷款合同金额。
3、设置高违约金。通过设置合同陷阱,规定高违约金,故意让借款学生逾期违约,使债务雪球越滚越大。
4、制造多头贷。通过介绍其他网贷平台,签订数额更高的借款合同,高息借钱以贷还贷,导致债务剧增。
5、实施软暴力。当事人无法偿还贷款时,平台就会以轰炸通讯录、侮辱、恐吓、上门骚扰等方式向借款人及其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。
监管部门提示广大学生朋友:
一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,抵制过度消费或超前消费,不攀比、不炫耀。培养勤俭节约、自立自强的人生观,树立合理消费、理性消费、适度消费的消费观。
二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,切勿将自己的重要个人信息,如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,以防信息被冒用从事非法借贷行为。
三、确有借款需求时,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借款,并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了解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。
四、签署相关借款协议时,要留存协议书面文本或电子文档等能证明协议约定内容的证据,以便后续维权。如果已经申请贷款,一定要按时还款,一旦遇到还款压力或遭遇暴力催债等问题时,要及时寻求学校和家人帮助,切忌以贷还贷。对于明显有失公平的借贷合同,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向法院起诉予以撤销、变更。
五、平时要多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,了解校园贷典型案例的作案手法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掌握金融风险防范技能,提升自身金融素养。
(来源: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西监管局)